10月1日晚,美國拉斯維加斯音樂節發生槍擊事件,至少造成59人死亡,200多人受傷。事件發生僅僅一個月之后的11月 5日,美國得州南部一教堂再次發生槍擊事件,至少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27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據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提供的數字顯示,自1968年以來,全美共有153多萬人死于各種槍支相關事件。相比之下,只有大約120萬軍人死于美國歷史上的所有戰爭。美國50年來死于槍擊人數超過了歷次戰爭軍人死亡總和。

就槍擊事件死亡人數具體來看,在2011年到2014年期間平均每年死亡人數為3.35萬人,2015年為3.6萬人,2016年為3.8萬人,而2017年因為已經發生的幾次大規模槍擊事件,死亡人數將遠遠超出2016年的水平。
在槍擊案頻發、死亡人數逐年上升的背后,折射出的不僅僅是民眾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更是“美國夢”的碎滅和大國衰敗的失落。在1960年代,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尚且占到全球的40%,而根據《世界銀行》2016年全球各國GDP數據顯示,總量仍舊排名第一的美國占比僅為24.32%。
在舊日的美好時光里,“美國制造”字樣的商品在世界上可是隨處可見。彼時的美國制造業正處于黃金時代,美國制造的商品就如同如今的德國商品一樣,是品質的代名詞。但從2016年美國制造業GDP數據分析來看,美國GDP中制造業占比僅為12%,全球GDP中制造業占比平均水平為16.7%,而同期我國GDP中制造業占比高達29.9%。

制造業離開了美國,也就帶走了原本屬于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企業走了,生活還要繼續,甚至還需要生活的更好。崗位日漸減少,求職者卻日益增多,這就造成了不可調和的供需矛盾。通過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美國人終于發現了“金融衍生品”是個好東西,輕輕松松便可將亞洲公司數十年積累的巨額財富收入囊中,使得眾多亞洲公司一夜間倒退了十年。

這也促使多數美國人財富思想的轉變,原來是通過勞動創造財富,后來通過軍事戰爭來明搶,如今暗地里發動金融戰爭進行掠奪。從這一刻開始,美國便拋棄了世世代代都深信不疑,只要經過不懈的奮斗便能獲得更美好生活的 “美國夢”。世界各地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或移民或求學或偷渡,他們放棄故土,歷經千辛萬苦,只為在這片土地創造自己的價值,卻忽視了“美國夢”早已不是美國人的夢,而只是他們成就自我的夢想。

金融戰爭總歸不是長久之計,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坐吃山空。為了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從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聯儲連續13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該利率從6.5%降至1%的歷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銀行不得不過多發放貸款,民眾也不得不將儲蓄拿出來進行投資。
出乎美國政府意料的是,財富思想轉變了的美國人沒有把一分錢的投資投向政府期待的制造業領域,而是全部流向了“金融衍生品”領域,房利美和房地美趁機通過購買商業銀行和房貸公司流動性差的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將其轉換成債券在市場上發售,吸引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購買而賺的盆滿缽滿。

而后投資銀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術,再將其進行分割、打包、組合并出售。在這個過程中,最初一元錢的貸款可以被放大為幾元、甚至十幾元的金融衍生產品,最終卻沒有人再去關心這些金融產品真正的基礎價值,這直接促成了美國泡沫的持續膨脹,最終釀成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
這次金融危機和以前全球其他地區的金融危機沒有什么區別,唯一不同的只是掠奪對象變成了美國人民。此時的全球各國包括美國民眾,談及美國的金融衍生品而色變,金融機構大量破產,連帶從事金融行業的工作者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飯碗。這時美國人民已經不想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生活得好不好。

2016年11月9日,美國人民選擇了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來領導自己的公司,看中的便是特朗普堅持“制造業回流美國”的參選扶持。畢竟,沒了飯碗的人太多,在工廠做個“藍領”至少可以保證生存。畢竟對于這些底層的民眾來說,饑餓的肚子遠遠要比高貴的頭顱更重要。
只是,很多美國人或許已經等不及特朗普來改變自己的公司,所以,他們選擇用槍支來結束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近10年來,美國槍擊案爆發頻率越來越高,槍支暴力事件遠超世界上其他發達公司。不僅僅是因為美國人被允許持槍,更重要的是,槍擊案頻發的背后,是“美國夢”的碎滅和大國衰敗的失落。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自行辨別真假,損失自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foxmail.com ,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