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小琉球首次發現了臺灣新紀錄種—大西洋海神海蛞蝓,高雄師范大學地理學系羅柳墀助理教授研究團隊認椋此物種多生存在赤道熱帶地區,會在臺灣出現,可能和全球海水溫度上升,族群向北方擴散有關,生態環境變化值得注意。
羅柳墀指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最早由歐洲學者在一七七七年時發表,今年的春節期間,小琉球民宿業者王添正帶客人到潮間帶時,意外發現并記錄,不過只有五、六十b,對當地生態還不會有大改變。
羅柳墀表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 atlanticus),身體大小可達六公分,主要櫧浮性物種,常隨著潮流和僧帽水母、錢幣水母一起出現,這種海蛞蝓主要分布於泛熱帶地區,但在臺灣過去一直沒發現。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也可能是食物誘因導致遷移
除了全球海水溫度上升,讓海蛞蝓往北移動,羅柳墀分析,海蛞蝓以水螅、水母等腔腸動物槭常小琉球遍布僧帽水母,食物應也是誘因之一,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會直接游近僧帽水母抱住后將其吃掉,的身體因而常累積僧帽水母的毒素,會刺人并引起劇痛,觀察時要很小心,最好不要徒手觸摸,更不能食用。
民宿業者導覽時 在潮間帶發現
叁十七歲、長時間觀察小琉球海洋生態的王添正,在小琉球經營民宿「大海的家」,擁有十一年導覽解說經驗,精通浮潛及攝影,時常帶領游客參觀小琉球的潮間帶,欣賞當地豐富璀璨的海洋生態,每有令人驚G的發現,都會PO上臉書,與網友分享小琉球的人文及生態美景。
王添正說,他於一月廿四日在琉球鄉杉福村肚仔坪潮間帶發現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數量約有五十b,有些已經抱卵,色彩鮮艷形態優雅。
在屏東縣政府和琉球鄉公所支持下,經過一年調查,羅柳墀研究團隊已發現小琉球新紀錄海洋無脊椎動物共一百四十七種,包含兩種正在a定中的新物種和叁種臺灣新紀錄種。



相關標簽世界最美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自行辨別真假,損失自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foxmail.com ,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