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短短2分24秒的西紅柿炒雞蛋的廣告視頻瘋傳朋友圈,廣告內容講的是:“一個男生在去美國的第8天下午4點,打算做一盤番茄炒蛋,招待他的外國朋友,但是,他既不會切番茄也會打蛋,跟不知道到底是先放番茄還是先放雞蛋,最后選擇發微信給大洋彼岸的媽媽,問番茄炒蛋怎么做。媽媽發來語音指導,男生說聽不清楚,最后媽媽竟然發了完整的西紅柿炒雞蛋的制作全過程視頻,廣告的最后一句:我國和美國的時差是幾個小時,讓男主忽然驚醒,原來剛才媽媽是在凌晨4點起床給他示范了番茄炒蛋。”

媽媽發的番茄炒雞蛋過程視頻
現在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優越,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能覺得不會番茄炒蛋并算不上什么缺點,但是這的確顯示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導演也許并沒有意思到這個問題,然而就是這樣一則毀三觀的廣告還被審核通過了,還感動了朋友圈!

找朋友聚會
“番茄炒蛋”的廣告出發點是想打煽情牌,但是在這個嬉笑怒罵的網絡時代,完全不是一個好廣告,各大網友什么樣的煽情牌沒見過?這條廣告爆紅引來了網友的神轉折吐槽:這樣的媽寶男,簡直太糟心了。時代不同了,這廣告的價值觀太惡心,構思太蠢。國外中餐館那么多,有必要自己下廚?那孩子笨蛋不會上網查嗎?凌晨四點還讓不讓爹媽睡覺了?還有沒有一點愛惜親人的心?

做出來的味道很好吃
網友對此廣告持兩種不同態度,有的說孩子毫無自理能力,自己不會做菜為何不上網查查步驟呢?畢竟也是曾經經歷了學英語、選學校、辦簽證、出國門,并且現在已經在國外獨立生活的留學生,連個番茄炒雞蛋都不會,還要考深夜連線求助父母,動手能力如此之差,不禁讓人懷疑我國式的教育,是父母太溺愛孩子了嗎?

一句話讓男主驚醒
但是也有人吃相反意見,有的人更愿意把視頻內容理解為遠方孩子對媽媽做的菜的思戀,有時候會打擾,有時候會任性,但始終保持感恩和責任。當今社會不會做飯的人也很多,精英群體中也有不會做飯的。相信在北上廣的年輕人中也有大批的不會做飯的,他們出門在外拼搏,他們也會有對家的思戀,對父母的思戀,但是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沒人會為你的眼淚買單,只有自己堅強,不想成為父母的負擔就喜碧學會自己奔跑!

母親還很擔心味道好不好
短片中主人公不顧時差向父母詢問做法的確不妥,但當他意識到時差的時候,他也是感動的。為什么感動,其中多少摻雜著些許愧疚,意識到不該打擾媽媽。生活中,我們不就是在錯誤中情感中成長的嗎?
那么如果換作是你,你又是什么態度呢?請表述你的看法!

感恩母親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自行辨別真假,損失自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foxmail.com ,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